導讀:防水工程看似簡單,但實際處理中卻常常遇到各種問題,比如裂縫滲漏、根管漏水等等,遇到這些防水頑疾,你知道該如何處理嗎?
頑疾一:施工縫滲漏,施工縫處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接槎明顯,沿縫隙處滲漏。
病因:
1、施工縫留的位置不當,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沒有鑿毛,殘渣沒有沖洗干凈,新舊混凝土結合不牢。
2、施工縫沒有安裝止水帶。
3、配合比設計不當,骨料集中于施工縫處。
4、混凝土墻體單薄,鋼筋過密,振搗困難,混凝土不密實。
5、沒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造成接槎部位產生收縮裂縫。
頑疾二:裂縫滲漏,混凝土表面出現不規則的收縮裂縫或環形裂縫,當裂縫貫穿于混凝土結構本體時,即產生滲漏。
病因:
1、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裂縫多在新澆注的混凝土構件暴露于空氣中的上表面出現,塑性收縮是指混凝土在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
2、沉降收縮裂縫
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導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
3、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多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澆筑后,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由于混凝土的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部而不易散發,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這樣就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較大的溫差造成內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一定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多發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當溫差變化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襲擊等,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溫度急劇下降,而產生收縮,表面收縮的混凝土受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將產生很大的拉應力而產生裂縫,這種裂縫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較淺的范圍內產生。溫度裂縫的走向通常無一定規律,大面積結構裂縫常縱橫交錯。
混凝土結構成型后,沒有及時覆蓋,表面水分散失快,體積收縮大,而混凝土內部濕度變化小,收縮也小,因而表面收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拉應力,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收縮裂縫。
頑疾三:拉桿螺栓,疏松、滲漏水
病因:
在澆筑墻或柱混凝土時固定模板用,防止暴模。因為這根桿穿過墻了,水容易沿著螺桿滲透進去,所以止水螺桿在螺桿中間焊接一個四方形的鋼筋片叫止水片,可以防水。但加止水片的位置容易振搗不密實導致混凝土與鋼筋之間沒有形成很好握裹力,水還是會滲漏進去。
頑疾四:穿墻管道,管根部位陰濕滲漏水
病因:
穿墻管又叫做穿墻套管、防水套管、墻體預埋管,管道在防水層上部穿過防水層時,因穿墻管周邊密封不嚴或防水層在管周邊連接不嚴密導致水沿管道滲漏造成管道與墻體交接部位出現陰濕現象。穿墻管,卻穿出滲漏水。
頑疾五:蜂窩麻面,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窩、麻面、孔洞、露筋等缺陷部位陰濕、滲漏。
病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3、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4、或者混凝土澆筑高度過高,造成混凝土離析。
5、基礎、柱、墻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
6、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7、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8、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頑疾六:變形縫滲漏水
病因:
1、變形縫結構不符合規范要求,縫內有夾雜物不貫通,釀成剛性結構,改變了變形縫的性能,使建筑物沉降不均勻,部分墻體被拉裂。
2、變形縫內嵌填的密封材料質水密性差,蓋板構造錯誤,不能滿足變形縫正常工作,導致蓋板拉開,產生滲漏。
頑疾七:后澆帶
病因:
1、混凝土底板和墻體后澆帶兩側沒有安裝金屬止水帶。
有的雖已安裝了金屬止水帶,但止水帶位移,兩側混凝土厚度不一致。
2、鋼筋密集,后澆帶兩側支模困難,阻隔方法不當,因漏漿、振搗不到位導致混凝土酥松。
3、后澆帶內的鋼筋銹蝕嚴重。底板縫內灰渣未徹底清理,兩側舊混凝土未鑿毛,鋪漿后即澆筑混凝土。
4、后澆帶使用的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等級沒有提高,微膨脹劑摻量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嚴,振搗不細致,新舊混凝土結合不牢固。
5、養護未及時覆蓋,澆水次數少,養護期沒有達到規定時間就提早拆模。
頑疾八:新老接茬
病因:
在原有的混凝土結構物上繼續澆灌混凝土時,原來的混凝土基礎表面沒有進行鑿毛處理或鑿毛后未清理干凈,或者是未用水沖洗,就在原混凝土基礎上澆灌混凝土拌合物。這樣就會造成新舊混凝土的接茬(縫)之間形成一道摻、漏的縫隙。這種滲水現象在實際工程施工中會經常出現,尤其是在混凝土塌落度較小時(一般在50mm以下),接茬(縫)又未鋪設水泥砂漿則更容易發生。
頑疾九:沉降縫
病因:
當房屋相鄰部分的高度、荷載和結構形式差別很大而地基又較弱時,房屋有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開裂。為此,應在適當位置如復雜的平面或體形轉折處、高度變化處、荷載、地基的壓縮性和地基處理的方法明顯不同處設置沉降縫。
沉降縫將建筑物劃分若干個可以自由沉降的獨立單元。沉降縫同伸縮縫的顯著區別在于沉降縫是從建筑物基礎到屋頂全部貫通。沉降縫寬度與地基性質和建筑高度有關沉降縫的構造與伸縮縫基本相同,但蓋縫的作法,必須保證相鄰兩個獨立單元能自由沉降。
頑疾十:鋼筋串水
病因:
1.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 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3、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4、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沒有形成很好握裹力。
來源:聚王牌防水招商網
掃描二維碼關注防水材料招商網公眾號
找項目,看防水行業資訊,瀏覽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萬人關注)